您现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> 编程资料编程资料

CSS :befor :after 伪元素的巧妙用法_CSS教程_CSS_网页制作_

2021-09-10 955人已围观

简介 本篇重点介绍CSS中的:befor、:after创建的伪元素几种使用场景,如填充文本、作为iconfont、进度线、时间线以及几何图形,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

本篇重点介绍CSS中的:befor、:after创建的伪元素几种使用场景,如填充文本、作为iconfont、进度线、时间线以及几何图形。

1. 介绍

1.1 说明

CSS中的:befor、:after都会创建一个伪元素,其中:befor创建的伪元素是所选元素的第一个子元素,:after创建的伪元素是所选元素的最后一个子元素。

:befor、:after创建的伪元素默认样式为内联样式。

1.2 语法

 /* CSS3 */ selector::before /* CSS2 */ selector:before

CSS3引入了 ::(两个冒号)是用来区分伪类(:一个冒号)和伪元素(::两个冒号)。

伪类:操作元素本身,如 :hover、:first-child、:focus等等。

伪元素:操作元素的子元素,如 ::before、::after、::content等等。

在IE8中只支持:(一个冒号),所以为了兼容这些浏览器也可以使用 :befor、:after。

1.3 content属性

content 属性表示伪元素填充的内容。

示例

CSS:

 .test-div { width: 100px; height: 100px; margin-left: 20px; background-color: #eee; } .test-div::before { content: "♥"; color: red; } .test-div::after { content: "♥"; color: blue; }

HTML页面:

效果:

1.4 可替换元素

可替换元素(replaced element):其展现不由CSS来控制的。这些元素是一类外观渲染独立于CSS的对象。

典型的可替换元素有